央广网石家庄3月20日消息(记者卜岩)今年以来,石家庄市把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夺取夏粮丰收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一刻不松懈地抓好落实。目前,石家庄市小麦整体长势较好,墒情适宜,夺取夏粮丰收基础稳固,截至目前,全市中耕锄划10万亩,浇水25.7万亩,施肥22.7万亩,病虫草害防治24.4万亩。
石家庄市农业农村局会同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对天气情况进行定期会商研判,同时组织农技中心技术站、植保站、土肥站技术专家深入生产一线,查看苗情,分析、研判病虫草害预发情况,有针对性提出技术指导建议,印发了《2023年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建议》。
石家庄市农技中心组织了小麦春季管理技术研讨与培训会议,各县(市、区)也组织农技专家走进课堂或深入田间地头,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技术培训及指导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共举办培训班78期,培训新型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13600人次。
石家庄市农业农村局密切关注麦田苗情、墒情变化,突出“稳、准、早”三个字,因苗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抓好小麦春季管理。尤其是对受冻长势偏弱麦田,立足“早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适时搂麦,去除枯叶,促新生叶早生快发;根据受冻麦田苗情长势,适时适度进行;以“促”为主,温度回升后适时浇水施肥;重点做好锈病、茎基腐病、蚜虫和杂草等调查、预防。
龙8long8国际
据了解,当前正值小麦春季管理的关键时期,石家庄市坚持因地因苗,科学指导,分类管理,力争实现小麦面积、单产、总产“三增”。科学肥水,对壮苗麦田,以控为主,春季第一次肥水时间推迟到拔节期;对普通麦田,以促进春季分蘖和次生根生长为主,追赶壮苗;对弱苗麦田,以“早管理、促返青、壮个体”为主。小麦返青后,连续3日以上白天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对田间阔叶杂草进行化学防治,禾本科杂草人工拔除,防控杂草蔓延危害,同时,做好纹枯病、根腐病、茎基腐病、麦蜘蛛等常发性病虫害的测报和防治工作。石家庄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制定应急预案,对小麦拔节前的低温寒潮,在降温之前采取、喷施抗寒调节剂等措施提墒保墒,提高抗冻能力。拔节后如遇强冷空气,可提前灌水,减小地面温度降低幅度。通过科学应对,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影响,为夺取夏粮丰产丰收提供有力保障。
石家庄市成立了由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挂帅的冬小麦生产管理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指挥,统筹推进落实。各县(市、区)也成立了小麦生产管理领导小组,着力帮助农民解决小麦生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包联指导组深入石家庄市各县(市、区)进行调研指导,对石家庄市小麦早春管理提出了指导性建议。石家庄市农业农村局12名局领导、44名技术骨干分包22个县(市、区),责任到人,蹲点指导。县(市、区)结合实际建立了“1+N”包村联户制度,注重发挥好科技特派员作用,全市建立起市包县、县包乡镇、乡镇包村、村包户的层层包联机制,全程全链条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今年以来,石家庄市把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夺取夏粮丰收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一刻不松懈、一招不落地抓好落实。目前,石家庄市小麦整体长势较好,墒情适宜,夺取夏粮丰收基础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