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知识 分类
每亩增产100-200斤!秘诀是什么?AI漫画一“夏” 麦报·第3期发布日期:2024-09-18 浏览次数:

  在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三里城镇北湾村,1000余亩小麦进入收获期。当地种粮大户驾驶收割机来回穿梭,收割、脱粒同步完成。记者发现,这些收割机和以往不太一样,既可以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处理,还可以快速翻耕,进行夏种。

  目前,大悟县16.18万亩小麦完成收割,收获小麦3.26万吨,同比上年增长1.82%。

  夏收期间,安徽省重点结合小麦实际成熟时间,引导南北地市结对子,开展“北机南下、南机北援”行动,有效提升小麦抢收保障能力。

  “三夏”时节,在河南信阳的农田里,麦收和插秧工作正在同步进行,“稻麦同框”,景色别样。

  在河南信阳淮河以南的水稻插秧现场,插秧机在田间穿梭,一株株茁壮的秧苗被整齐有序地植入田间,一会儿功夫就插满了整块稻田。空中俯瞰,一台台插秧机在农机手的操控下好似一把把画刷,在稻田上轻轻晕染、绘就丹青。而同在信阳,淮河以北的麦田里则是金色的麦浪翻滚起伏,收割机驰骋田间,饱满的麦穗被卷入机仓,经过收割、脱粒,颗粒归仓。

  信阳之所以会呈现“稻麦同框”的场景,是因为淮河从此穿流而过。淮南以丘陵地形为主,淮北以平原地形为主,农户们在淮南开水田、在淮北种小麦。

  天气条件对麦收的进度有显著影响。江苏针对今年麦收期间部分地区雨水偏多的情况,提前制定了抢收应急预案。目前,黄淮海麦收8省已建设区域农业应急救灾中心1090多家,储备了一批移动式烘干机、履带式收获机等应急作业机具,全力以赴夺取夏粮丰收。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截至6月1日17时,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1.26亿亩,收获进度37.27%,进入收获高峰,进度比去年快约16.8个百分点。当日机收面积1363万亩、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22.84万台。四川、湖北麦收已基本结束,河南、安徽进度约六成半,陕西过两成。

  主汛期将至,预计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偏多,干旱洪涝频发,病虫害也呈重发趋势,农业防灾减灾形势复杂严峻。近日,农业农村部会同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印发《科学应对汛期自然灾害奋力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预案》(以下简称《预案》),要求各地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细化实化关键措施,抓好抓牢灾情防控,切实减轻灾害损失。

  《预案》分灾种提出防灾减灾重点任务。一是防洪涝降渍害。有效调控江河洪水,做好设备检修和物资调剂调运,落实抢排积水、改种补种、环境消杀等措施。二是防干旱保生长。科学精准开展抗旱调度和应急水量调度;优化调整灌溉计划,加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落实浇水增墒、农艺保墒措施。三是防台风保设施。及时抢收已成熟作物,加固农业设施,组织渔船回港避风和养殖人员上岸,加强灾后田管,促进受灾作物恢复生长,结合农时及时改种补种。四是抗高温防热害。加强水分管理,落实秸秆覆盖、覆盖遮阳网等措施,减轻高温影响;加强养殖用水保障。五是防病虫减损失。对水稻、玉米重大病虫害加密监测预警,推进科学防治,严控大面积流行危害。

  《预案》强调,要强化协同配合,农业农村部门要开展分区包片指导服务,水利部门、气象部门要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应急管理部门要开展应急处置和救援救灾。要强化防灾准备,做好救灾物资和应急机具储备调运,做好农业防灾救灾力量准备。要强化监测预警,加强应急值守,加密灾情调度,科学评估灾害影响。要强化技术培训,普及农业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和技术措施,强化防灾减灾意识。

  根据中央气象台消息,预计6月3-4日,甘肃南部、陕西中南部、河南大部、山东南部、安徽中北部、江苏大部等地夏收区多晴好天气,利于加快机收作业进度,夏收气象等级为适宜.

  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江淮等地夏收区要做好农机调度,利用晴好天气抢收成熟冬小麦,做好晾晒和通风储存,确保颗粒归仓。河北、山东、新疆等地尚未成熟的冬小麦要加强后期管理,做好“一喷三防”工作,促进充分灌浆夏收完成区应及时整地,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抢墒或造墒开展夏播。

  原标题:《每亩增产100-200斤!秘诀是什么?AI漫画一“夏” 麦报·第3期》龙8long8


本文由:龙八_long8(中国)官方绿色农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