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淮北黄集村的一座大棚里,57岁的张秀英端起一盆有3个“头”的多肉植物,笑呵呵地向记者介绍道:“这盆多肉养了半年,现在可以拿出去卖了。像这种类型的批发价在3块钱左右,零售5块钱……”
2016年,张秀英的丈夫被查出患有肺癌,巨大的医疗开支压垮了这个从2014年就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家庭。此前,虽然家里条件也不好,但靠着儿媳妇冯影和儿子在外打工,加上自己和丈夫在家里打理着占地2分的简易大棚花卉,一家人日子也过得去。
公公患病后,冯影只能放弃外出打工,回到家乡一边照顾老人,一边帮忙打理花卉。当时,花卉种植数量不多,品种较为单一,且种植花卉的主要目的是让喜爱花草的公公愉悦心情。看着有长势比较好的多肉,她便抽空骑着三轮车在村子周边摆摊销售。“当时想的是可以增加一点收入,顺便也慢慢摸索花卉种植的经验。”冯影说。
公公患病花费了大量医药费,自己又没有打工收入,虽然当地政府对她们家有相应的政策帮扶,但如何快速还清欠债,仅凭现有规模是无法完成的,婆媳俩动起了脑筋。
“我回来后一直在种这些花花草草,也零散地拿到集市上去卖,销路还不错,慢慢地觉得还行,就想着试试扩大规模,种植多肉。”回忆起创业初衷,冯影觉得自己是在“摸索中前进”。
创业初期并不容易,驻村扶贫工作队给冯影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帮她联系贷款,给了她10万元的贴息贷款,还给了她婆婆5万元的贫困户贴息贷款,再加上濉溪县妇联为她申请的5万元省妇女创业扶持转移支付资金,总共有20万元资金保障。
她用这20万元创建了一个占地4亩的基地,搭建了一座两联体自动喷灌温室大棚,棚内面积1200平方米,主要种植法师、艳日辉、红宝石、绮罗等多肉植物。
从2分地到4亩地,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冯影的花卉期间遇到过虫灾。“当时我很想放弃,但扶贫干部鼓励我,多次带我前往河南、山东等地学习技术,帮我度过了最初的困难时期。幸亏当时坚持下来了。”冯影跟婆婆现在很有信心,还准备再增加规模,扩大种植面积。
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冯影大棚里的花卉销售受到冲击。一场“公益助农·与爱同行”的公益帮扶活动替这对婆媳解了围。在政府的帮助下,短短80分钟的直播吸引了46000多人观看,成交2800单,交易金额达32000元。
“这个数字是之前没有想到的,以前我们主要靠实地批发销售,现在转变了销售思路,龙8体育官网拓展了销售渠道,又开了网店,算下来种植花卉年收入预计有5万元。”冯影一边摆弄着花卉,一边笑着说道。
从小规模的沿街叫卖,到如今发往全国各地,如何进一步通过网络扩大自己花卉的知名度,冯影跟婆婆张秀英也开始琢磨起了直播卖货。
张秀英有空时会看看抖音:“在小棚里我从没想过还可以上抖音卖自己种的多肉,但到大棚里我想到了,俺儿媳妇有空就会上抖音直播。”尽管此前从未接触过抖音、电商等名词,经过这段时间的摸索,快60岁的张秀英谈起直播卖货、电商平台、淘宝等新鲜名词,也头头是道。
如今,冯影家大棚里的多肉可通过电商远销全国各地。黄集村刘卫东在一旁欣慰地表示,她们俩传递出去的不只是一盆盆花卉,更是她们脱贫致富的希望。
张秀英已年近花甲,但她浑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劲,用她自己的话说是“睡醒就起,起来就干”。
她有自己的固定工作——负责打扫村里的卫生。张秀英每天早上4点钟起床,收完垃圾后,赶在8点钟前往村里集合点名。点完名后就回来照看花卉,白天的时间基本上都耗在了大棚里。此外,她自家的田里还种有芝麻、玉米等农作物,农忙时还得顾田里。
“没事儿,我这年龄睡眠少。”张秀英伸手拔掉了一盆多肉的杂草,回答道:”俺跟俺儿媳妇就这样干呗,反正就是天天忙,一般人干不了这活。”说这话时,她脸上带着自豪的神情。
2018年,通过花卉种植和冯影丈夫打工的收入,冯影和婆婆都达到了脱贫标准,终于摆脱了贫困。
“除了自己脱贫以外,她们婆媳两人还带动了两个当地脱贫户就业,通过产业助力贫困户脱贫。”刘卫东介绍,黄集村主要通过扩大就业岗位为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2019年全村66户贫困户193人全部实现脱贫,现在主要是巩固脱贫成果,提高村民收入,向乡村振兴迈进。
“村里贫困的乡亲只要有兴趣的都可以来,我们对技术无保留。自己脱贫了,也希望能帮着乡亲们一起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采访中,冯影掏出一枚奖章,她今年获得了淮北市劳动模范称号,让她备受鼓舞,且对未来信心十足, “有了政府的帮助,我未来还想把花卉基地的规模再扩大一些,带动更多贫困户就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谷歌9年工程师离职,公开离职报告:我赚到了很多的钱,但谷歌的大公司病越来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