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知识 分类
虞宅有个网红无土栽培园 你参观过了吗?发布日期:2024-08-26 浏览次数:

  在多数人的印象中,种植农作物离不开土壤。而位于虞宅乡新光村的茜溪悠谷农业科技示范园,却刷新了人们的认知:采用气雾、液体等多种栽培方式,让蔬果在“无土”条件下生根发芽,种植的蔬菜生长周期与传统的土壤种植相比缩短三分之一,产量则提高好几倍。这种栽培模式究竟暗藏什么“玄机”?

  走进位于新光村西侧的茜溪悠谷农业科技园,记者看到,芹菜、生菜、菠菜等数10种蔬菜长势喜人,生机盎然。五颜六色的花卉悬挂在架子上缓缓上升,犹如摩天轮一样,草莓悬挂在半空中,不时被调整高度。神奇的是,这些蔬果都不是长在泥土中。

  奥秘在哪里?将种植“床”打开,原来蔬菜发达的根系就长在种植“床”下。茜溪农科乐园项目总监张倩介绍,这是一种无土栽培技术,叫做深液流水栽培。营养液液层比较深,幼苗移栽到种植“墙”或种植“床”以后,植株悬挂在营养液面的上方,根系则伸入营养液中生长。

  蔬菜无需施肥,而是“喝着”配比好的营养液。营养液由科研人员配制,包含了钙、铁等基本元素,还可以根据植物生长需求进行更改,保证生长所需养分,提升蔬菜口感。

  而这种栽培方式只是茜溪悠谷农科园里众多栽培方式中的一种。记者在这里看到,蔬果展示区划分为5个功能区:瓜果区、叶菜区、花卉区、中药区、科教研学讲堂展示区。不同的区域均采用了立体栽培模式,有螺旋管道造型、摩天轮风车造型、抱柱造型、吊袋造型等数十种造型,大部分是水培模式,在园里行走,脚下不会沾染一点泥土。20多种蔬果、中药材、花卉通过基质培、水培、气雾培等科技栽培模式展示,让人犹如走进了童话世界。

  除了先进的栽培技术,在这个5000多平方米的玻璃温室大棚内处处展现出一股“科技范”。在有机蔬菜展示区,正压通风技术、智能化环控系统等高科技现代农业种植技术正在“大显身手”。大棚内有风机、降温系统,夏天可以打开遮阳网,降低温度;冬天可以打开保温被,维持适宜的生长温度。张倩说:“有机蔬菜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常年需要一个恒温的状态,冷的时候要保温,热了要遮阳,我们有内保温外保温,还有内外遮阳。此外,我们还在玻璃温室大棚上安装了天窗,植物有时候也需要透气。”

  张倩告诉记者,智能大棚里的云端显示着各种蔬菜的种植时间、叶面温度、根域温度等数据,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实时监控到的温度、湿度、光照等信息汇总到平台,工作人员就能对大棚进行智能控制。而温室大棚采用钢架结构,可以防风挡雪,保障蔬果无论在怎样的天气情况下都不受影响。

  茜溪悠谷农业科技示范园运用现代设施农业装备技术及新技术成果,将花卉、名优蔬菜等特色植物的生产、展示、科普、休闲、采摘、品种展销等功能有机结合在龙8long8中国一起,是集蔬果生产、采摘、观光、销售、配送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科技综合体。投产之后,将向上海、杭州等各大城市全年供应园内自产的有机蔬果。

  除此以外,这里还在打造儿童娱乐区、成人休闲区等区域,通过研学等方式,让孩子们接触现代农业、了解新型栽培,将休闲娱乐观光与生产采摘相结合。张倩:“楼上有采摘区,楼下也有小孩子的游玩区域,比如说攀岩、沙堡、钓鱼,研学这一块也是我们比较重点要做的。”进口处的一个小木屋就是农科园专门搭建的植物工厂,白色架子上栽培着不同的蔬菜,从生长到成熟可谓一目了然。张倩:“可以让来研学的小朋友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浦江茜溪悠谷农业科技示范园合作项目总占地面积200余亩,一期计划投资1600万元,包括科技智能温室、农产品展示中心、产品初加工包装区等功能区块。项目于2021年启动,经过两年的建设,主体建筑已基本完成,即将对外开园。届时,园区将开展有机蔬菜、水果的采摘、观光、研学活动,把传统农业与旅游相结合,推动农业从生产走向生态、生活功能的拓展。

  现代化无土栽培工厂的高科技,让人大开眼界,相信即将开园的茜溪悠谷农业科技示范园正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突破口,为打造乡村振兴浦江样板注入创新动能。


本文由:龙八_long8(中国)官方绿色农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