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8long8中国弘扬时代主旋律,凝聚发展正能量。秦皇岛发布开设“双争”有我——365百姓故事汇专栏,刊发基层干部群众以百姓视角、百姓态度讲述自己或身边人的感人故事,大力宣传自信自强、创新创业的奋斗故事;扎根基层、埋头实干的奉献故事;助人为乐、扶贫助残的公益故事……旨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全市落地生根、发扬光大,为加快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汇聚强大精神动力。
今年46岁的张艳涛,是青龙满族自治县土门子镇人。10年前,在产业帮扶政策的支持下,他返乡投身种植事业,现在已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带头人。
2013年,张艳涛经过多方考察,做起了苗圃生意,夫妻俩以土地流转的方式从乡亲们手里获得土地的使用权。10年过去了,苗圃从最初的几十亩逐渐扩大到现在的150亩。张艳涛的苗圃里育有五角枫、金枝槐、金叶槐、栾树、白蜡等10多个品种的苗木,苗木品质好、存活率高,主供北京、承德等地。
在他的苗圃工作的大多是农村妇女,她们每天工作几个小时,在家门口便能挣到钱,不必外出打工。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在家待业的姐妹相约来这里工作,解决了不少农村闲置劳动力就业问题。
张艳涛所在的炮手堡子村种植板栗,年产25万余公斤。今年,张艳涛的合作社获得了“满韵栗情”商标所有权和使用权。他利用产地优势,研究起了“冰栗”。这种“冰栗”,口感上既有炒栗子的糯香,又有专属的清凉甜爽,是栗子的新吃法。没有规模加工设备,张艳涛就找到了县里的标准化加工厂,租用设备生产。“冰栗”推向市场后,很受食客的青睐。5月30日,张艳涛的合作社赞助举办了炮手堡子村首届板栗文化节,推介优质板栗产品,助推产业提质、增效。“让更多村民参与到板栗产业中,增加收入,是合作社的目标。”张艳涛说。
近年来,张艳涛看到生姜市场行情很好,又建起生姜种植基地,如今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0亩。张艳涛每年4月开始种姜,大概10月中旬就上市,在青龙市面上看到的姜,绝大部分都是他的基地供应的。
从零星栽种到连片发展,从过去的“小特产”到现如今的“多产业”,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从传统的坡地栽种再到现在的平地移栽,张艳涛发展农业种植的道路越来越宽阔。同时,张艳涛帮助当地村民解决了在家门口就业的问题,带动村民共同增收,为青龙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