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宁河区苗庄镇以资源换资金,吸引央企进驻,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强智慧农业,同时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来听记者田晓曦的报道。
在宁河区苗庄镇新时代农村共同富裕示范基地,千亩稻田整齐划一,稻田旁的沟渠上架设的光伏板整齐排列。去年,中核集团新华电力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与苗庄镇达成合作,计划投资59.6亿元,承包全镇闲置沟渠用来建设光电和风电项目。项目经理张延青说:
【录音:现在是我们是依托的示范区周边有个c型渠,基本已经完成了它的一个示范的效果,后面要准备建一个220千伏的一个升压站,一个25公里的外线兆瓦的一个光伏发电的一个项目,计划今年11月底之前着手动工,成体。】
在企业的帮助下,苗庄镇还计划将水系疏浚、建设高标准农田,并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控制等信息技术都运用其中。但问题是进行这些改造,需要在成片的“大田”中进行,而苗庄镇很多农田都被沟渠分割成小块。苗庄镇党委委员高维刚说:为了将散乱的小田调整为大田,相关部门在合法依规前提下寻求突破路径。
【录音:开始最大难点就是土地性质的变化,因为要把以前的一些小的沟渠填上,变成更规范的和大一些的沟渠,沟渠是农业用地,种地的是基本农田。我们突破了基本农田红线不能调整的固有思维,在基本农田不被破坏和三区三线不被突破的情况下,进行现有资源进行重组,保证了耕地数量有增加,土地质量有提升,生态环境有改善。】
原先的26条沟渠、数百个小田块,通过整理,变成高标准农田,今年首次投入了大型机械设备耕种。站在千亩稻田前,苗庄镇前于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洪连江说:
【录音:高标准农田以后,大型机械化作业,插秧种地非常快,而且解决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原来我插这些秧,得一个星期,今年这1000亩我三天半就插完了,这部分钱省出来也算我们集体收入。】
同时,未来发电收益也将全都用于进行高标准农田和水系连通的改造,打造村镇、企业和群众的“致富共同体”。项目经理张延青说:
【录音:后期我们这是整体的新能源要达到1吉瓦,整个苗庄镇域全覆盖。1吉瓦的供电我们全额上网,由国家电网华东网是整体调配。】
此外,全镇各村还成立了农业合作社,把各家各户的土地进行了统一流转,村民们不但可以得到流转费,每亩地还有分红。苗庄镇党委委员高维刚说:通过盘活闲置沟渠资源,平均每个村可增加集体收入20万元。
【录音:在1350米的沟渠上建设光电和风电,能够龙8long8国际实现减碳。整个项目建成后就能够增加耕地2500亩,实现新能源装机1080兆瓦,新增发电量15亿千瓦时年可纳税7000万元,,农民以土地入股享受财产收益,也成为未来新的收入增长点,实现村集体、农民双增收。】
宁河区将以改革精神推动创新,通过引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宁河区委书记白凤祥说:
【录音:切实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动建设的强大动力,认真落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要求,围绕新材料、新部件、新能源、新食品、新经济”五新“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重点围绕新能源产业,新城风电机组、光伏组件、氢能存储等核心项目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