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接地气的水果大省两个字发布日期:2024-08-04 浏览次数:

  平均每3个人就有1亩果地的广西老表,便宜得像不要钱似的桂七芒、火龙果、百香果也一路走俏……

  但说到广东,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还是岭南四大名果:香蕉、木瓜、荔枝和菠萝,见惯不怪。

  但随着潮汕油柑果、黄皮的出圈,很多从前只被本地人熟知的岭南小众水果,也开始走红全国。

  它们有的长相土气,在广东人的后院、甚至路边都随处可见,这种易得、接地气让人误以为是低级、廉价果子而不被珍惜,但只有广东人最清楚它们千年来的养身价值。

  有的一口咬下去口感酸涩、香气酸辛,跟世人追求的鲜甜背道而驰,但只要你忍住不逃走,它们将会给你体验到何谓更高级的“甜”,抢占舌头的回甘,能让你爱得五体投地!

  广东水果这份“叛逆”的时令风味,相比循规蹈矩的“白富美”,简直太对年轻人的胃口了!

  《岭南杂记》记载:“黄皮果,大如龙眼……皮黄白,有微毛,瓤白如猪肪,有青核数枚,酸涩不成味,久之少甘,疑即余甘子(油柑,两种岭南果相约走红,巧了!)……小儿嗜之。”

  广东人俗语说“饥食荔枝,饱食黄皮”,黄皮不如桃子、荔枝那样甜蜜,却有独特的清新酸甜、回甘,最能消食。

  很多外地人第一次品尝黄皮,会被它这种来自芸香科属,略带陈皮香气的酸辛滋味吓到,但多吸几颗,转而又被它酸甜开胃、回甘解暑的畅快所治愈。

  不像很多身娇肉贵的果子,你能在很多广东人家的后院里看到黄皮树,一到六月就会结满大串大串的果实。

  外地人想要一尝岭南黄皮,最值得推荐的“中国无核黄皮之乡”——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的“无核黄皮”。

  这里的黄皮果树,近100岁的树龄,仍然生势旺盛、挂果累累。这里的黄皮,也以其果大、肉厚、味美、无核的特点,成为黄皮中的珍品。

  ▲ 据考证,郁南无核黄皮原种母树,正是郁南县建城镇人曾乃桢,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种于私人别墅“干园”的黄皮树,如今仅存两株。

  黄皮,名字直白不文气,长得一副土里土气的模样,曾一直藏于岭南民间不为外人所知。

  消痰化气、润肺止咳、生津止渴的黄皮,恰恰是广东夏季酷热易上火的“解药”,让岭南人在过食荔枝口舌燥时,能去夏日热暑,得身体的舒服。

  潮汕有一句俗语叫“数桃数李,数唔到油柑做果子”,潮汕油柑入口酸涩,哪怕在盛产油柑的潮汕,也少有人愿意生啃它。

  油柑糖葫芦、油柑汁、腌油柑、油柑煲汤……经过糖、盐的料理,褪去苦涩的油柑制品,成为了很多闽南孩子的童年记忆。

  当我们咬破一只油柑,开头我们会感受到一种不爽的粗糙、苦涩,但接踵而至的美妙回甘,绝对让人大呼过瘾。

  油柑成熟盛产于八月,如果爱上了油柑汁,还想尝一口新鲜油柑,记得要避开碧绿鲜亮的油柑,否则等待你的将会是一场“苦涩之旅”。

  真正成熟的油柑,表面会呈淡黄色,甚至有些暗哑的斑块、斑点,但它正正是油柑美好滋味的模样。

  但如果你到翁源三华镇,咬一口这里表面满覆白霜、青红交加的地道三华李,就会惊奇地发现自己找到了夏日吃李龙8游戏唯一官方网站的新世界!

  它的果身清香满腹,果肉绛红、汁水欲滴,滋味脆爽却不涩口,甚至比红润的李子还要甜。据说是当年“江南五才子之一”的邵谒也爱吃的青果。

  《中国土特名产辞海》曾载:明朝崇祯年间,山西布政司翁大立久闻翁源人杰地灵,千里寻源而来,其时县令朱景运献上罗江蜜李,入口异香贯体、出奇甜蜜,翁大感惊奇,问是何物,答曰:“三华李”, 从此,“三华李”名一直沿用。

  三华李中,极品当属“大蜜李”和“鸡麻李”两个品种。而三华镇独有品种“白脆鸡麻李”,也让三华李被评上中国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

  ▲ 三华李,并非某个品种的李子,而是指“翁源三华镇所出产的李子”,很多人在市面上买到的三华李可能产自广东各个地区,但大多口感酸涩、并被正宗翁源县三华镇的三华李。

  这一口三华李在芒种后至夏至前后成熟,但当地人说:“没有一只甜的三华李可以走出翁源县。”

  翁源县三华镇产的三华李产量不高,90%都会被当地人消化掉。想要吃到地道的浓甜三华李,最好亲自到当地农场,或是找熟人预定。

  “桂树冰轮两不齐,桂圆不似月圆时”,当农历六七月的桂花香了,桂圆(龙眼)便熟了。

  明代《雷公炮制药性解》里说它:“主补血气,养肌肉,益虚气,美颜色,除健忘,治怔忡,增智慧,明耳目,久服延年”,是极养女人气血、与人参齐名的岭南果。

  但因为龙眼和荔枝一样娇贵,保鲜期短,北方的朋友常常只能吃到龙眼干,龙眼成了广东人的夏日限定鲜甜。

  广东人吃龙眼,也挑产地。《本草求真》曾记载:“桂产者佳,粤东者性热不堪入药。”

  粤东龙眼性热,而地处粤西近广西的高州,却极适宜桂圆生长。这里产的桂圆,自汉武帝起便是皇家贡品。2011年,“高州龙眼”还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一年仅20天能吃到的它,长相圆润呆萌,身披豆绿的小毛衣,向阳处会染上一点红晕,美得娇羞含蓄,桃尖尖又似个小鹰嘴,因而得名。

  据《连平州志》记载,连平从明朝开始至今已有400余年种植历史,生长环境得天独厚。连平鹰嘴桃,也在2015年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口感也不会像其他脆桃一样硬得“嘎嘣脆”,越往里吃,口感由爽口到软嫩,白肉渐渐露出红心,一次吃到脆桃和软桃的双重口感!

  从前,低调而不为外人所知的岭南鲜果,正凭借它们奇妙的内在风味,征服着中国南北的吃货。

  当全国人民品尝到这千里而来的时鲜,也品尝到了果子背后,岭南人朴素的价值观。

  在一串串黄皮、龙眼里,我们饱食“土气”给我们带来的朴实酸甜,从此不羡富贵不羡仙;

  啜一口样子青涩的三华李,你会感动于一颗李子,竟能把酸涩的人生底色,酿成甜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本文由:龙八_long8(中国)官方绿色农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