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8头号玩家在8月19-25日期间,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周平均批发价格,涨幅比前一周收窄5.5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涨了两个多月的蔬菜价格,开始慢慢回落。
今年的三伏天为史上最热,菜价也趁机热了一把,高昂的菜价成为今夏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赶上过年价吃不起菜菜比肉贵……当蔬菜价格上涨后,供求关系发生新的变化,市场的天平开始向消费一端倾斜,产业链上的各个主体行为都必然会进行相应调整,使供需形成新的平衡,让市场不因菜价过高而失序。
8月末,不少市民在买菜时发现,蔬菜价格接连上涨。8月20日上午,55岁的杨雨阿姨提着菜篮子走进小区隔壁的菜市场挑选蔬菜,家里长期就我和我老伴儿两个人,所以我一般去一趟就多买一点,足够我俩吃两天。一般蔬菜总价就是在20元左右。
然而最近杨雨发现买菜越来越贵,往往要花将近30元才能买到以往买的那些菜,今天我就买了些白菜、土豆、辣椒,还有一些茄子、南瓜之类的,已经有27.8元了。杨雨一边结账,一边好奇,这都持续了好些天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价格能降回去。
哪些种类的蔬菜在涨价?从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获悉,面临涨价的蔬菜种类主要包括大白菜、莲花白、芹菜、花菜等品种,以莲花白为例,7月30日公布的价格显示,成都多家菜市场零售价主要集中在2元一斤到2.5元一斤,而8月20日的零售价则上涨了约0.5元。
走访成都各大商超、菜市场可以发现,成都青羊区某菜市场内,菠菜价格为7.98元一斤,白菜价格为2.48元一斤,商超内的对应蔬菜价格则略高于菜市场,菜市场和商超内的工作人员均表示,近段时间确实经历过几次价格调整,尤其像菠菜、白菜等常见蔬菜价格增长幅度较明显。
经梳理,不只是在成都,全国多地蔬菜价格持续上扬。以前番茄价格也就3块8,现在都5块9了。在武汉中百仓储超市黄浦路店,武汉市民严女士表示。
红萝卜原来只要1块多,现在接近3块。辣椒原来只要2块多,现在要5块。武汉市民韩女士说。
蔬菜价格上涨幅度是多少?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这段时间,茄果类的蔬菜价格较以往售卖价格,提升了15%左右。
每年7、8月份是传统蔬菜的夏淡季节,价格会出现季节性上涨,但今年涨得尤其多。据统计,部分常见应季蔬菜价格已经来到五年同期的最高点。
据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批发价格数据显示,6月16日至8月15日,全国蔬菜日度价格从4.27元/kg上升至6.01元/kg,上涨40.7%。
今年7月以来,多地极端天气频发。湖南、山东、安徽和四川等地均遭遇了强降雨和雷暴等对流天气,部分地区还出现了洪涝灾害。受极端天气影响,病虫害多发、品质变劣,蔬菜产量呈现明显减产态势。山东省寿光市诚麟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春宝表示。
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蔬菜更易腐烂变质、保存难度大,保鲜费用的增加以及优质货源的减少,这一系列因素均促使价格走高。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相关负责人分析称。
在山东省寿光市化龙镇信家桥村,有着10多年蔬菜种植经验的菜农信登庆告诉记者,今年大棚菜长势不如往年,为了减少高温天气影响,种植大棚覆盖了遮阳网。虽然今年蔬菜价格上涨不少,但是产量低了,收入还和往年差不多。
9月,武汉的高温天气依旧。不过,最近两天到生鲜市场买菜的市民可能会感觉到,尽管气温保持高位,但很多蔬菜身价已经开始下降,甚至还出现了久违的1元菜。
9月1日早,市民桑女士在自家小区门口的生鲜卖场里买了一把空心菜、几个西红柿以及两根黄瓜,花了12.4元。前些时也是买的这3样,差不多要十六七元。桑女士感觉到当天的菜价明显比前段时间要便宜了不少:单就说黄瓜吧,一斤就便宜了将近一半。桑女士表示,8月初买黄瓜时,一斤至少是7元,现在只要3.5元到4元一斤。
在连云港市苍梧生活广场,蔬菜摊主杨女士告诉记者:上一段时间菜价高一点,因为天气热,外地的菜就贵一点。现在天气好了,这些蔬菜都便宜了。我们本地的青菜、丝瓜都比前几天便宜两块钱一斤。
在无锡,随着蔬菜供应链的逐步修复,各大产区蔬菜生产水平正有序恢复,采收、运输通畅后,全市蔬菜供应量将进入稳步增加的上行通道。
无锡朝阳农贸市场副经理游兴松介绍:从上周六开始,我们整个批发市场的均价都在往下走,高温逐步在消退,伏缺时候下的菜,慢慢会进入成熟期,整体降幅在10%左右。黄瓜和丝瓜的降幅比较大,有30%。我们市场严格根据批发的价格进行毛利管控,每天有24个品种的惠民平价,低毛利销售。
市场办公室主任梁斓介绍:我们市场监测的10个品种稍微跌了一点,8月26日的综合平均价是每公斤3块3毛7,比上个礼拜要下降3.4%。夏季的丝瓜、苦瓜、黄瓜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跌幅最明显的是丝瓜了,跌了35%。
9月上旬,北方品种陆续进入换茬期,中秋、开学影响下终端市场购买力加强,蔬菜价格仍将保持季节性上涨。但江苏、山东等地秋季蔬菜供应陆续提升,货源充足,上涨空间有限。中秋之后,蔬菜价格大概率将转入季节性下行区间。
除了茄果类蔬菜生长周期较长,恢复相对缓慢,瓜菜类、叶菜类、架豆类等蔬菜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回落。而随着中秋佳节的临近,芋艿、毛豆等应季商品的交易体量有所增加,但价格相较往年同期却是偏低的。
8月下半月开始,降雨逐步减少,蔬菜的生长、采摘和运输将逐步恢复,蔬菜供应量将逐步增加。蔬菜价格将逐步呈现回落态势,但回落幅度不会特别大。卓创资讯果蔬分析师贺坦分析称。预计10月份开始,随着山东、河北、河南等蔬菜产地秋菜大量上市,价格可能有明显回落。贺坦表示。
不得不承认的是,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商品市场,农业具有明显的弱质性,农产品市场会面临着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双重约束。自然灾害的多寡、供求关系的波动,都会提高农产品在销售环节中的不确定性。
在传统的产销格局下,农产品生产经营模式分散,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农民在产业链上处于弱势地位。菜价下降,生产端收购价的降幅要远超于市面价格变动的幅度,但是菜价上涨,农户地头价的涨幅却小于市面价格的变动,农民无法作为较强实力的市场主体来维护自己的合理收入。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周国治看来,无论是菜贵还是菜贱,都易伤民。
农产品价格的短期涨跌是一个常态现象,而将时间线拉长到更长的范围,农户要想长久稳定地收益,靠的不是今年的幸存或者明年的好运,而是依仗于农产品质量的长期提升,优质才能卖出好价。
最近,四十几摄氏度的高温给浙江周边农户育苗带来很多困难,周国治以及一些科技特派员、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工作人员,一直与菜农保持密切联系,指导育苗定植等工作,浙江这边菜农整体素质还是可以的,很多问题自己就能很熟练地处理。为提升夏季蔬菜品质,孙继峰这些天也是一直奔波在种植户的菜园子里,我们会继续研发耐热、抗涝、抗病虫害等抗逆品种,在蔬菜育种方面多下功夫,创新夏季蔬菜栽培模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为农户们做好技术服务。
蔬菜不是今天涨价,明天我就立马能种出来,今天降了,我也不能立刻拔掉不种了,不管当下价格如何变动,老百姓还得按部就班地生产,无法进行灵活、及时的调整,直到下一季再重新洗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侯丽霞说。
一般来说,小农户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一般来自于田头市场或蔬菜经纪人放出的田头价,或者周边稍微大型一点的集散地、中转站等二级市场的信息。因此,市场信息的分析预警对农户是有很大指导作用的,未来以销定产是一大趋势。我们蔬菜现在不是生产不出来,而是要根据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这样才能确保蔬菜卖得出去,农户有更多的收益。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蔬菜首席分析师张晶介绍。
为了帮助更多小农户接入大市场,在市场信息监测预警方面,张晶给出了她的建议,一方面要规范市场信息发布的渠道,保证产地信息权威、准确,避免价格被恶意炒作,其次要构建好蔬菜全产业链大数据,例如蔬菜主产区可以发布大宗蔬菜的整体生产情况,以此释放具有代表性的市场信号,为其他产地的农户提供判断,促进产销大流通。但由于一些市面上数据平台信息良莠不齐,不免出现有失公允的信息,而大部分农户可能无法科学全面地分析这些市场信息,张晶说,所以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小农户的信息素养,利用好各地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学习资源,敞开怀抱多学习,更好地融入数字社会,以便能更理性地去判断市场,调整生产。
相比于单打独斗,抱团取暖抵御风险的能力显然更强。像向秋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拥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就能统一组织产品销售,实现农户小生产与蔬菜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壮大生产者在蔬菜供应链上的实力。
此外,保险、期货等金融工具,也越来越成为许多农户愿意选择的兜底手段。张晶介绍,像上海的绿叶菜成本价格指数保险、浙江的露地蔬菜种植保险、广东的蔬菜气象指数保险,以及山东先后开展的大蒜、马铃薯、大白菜、大葱、蒜薹、辣椒、生姜、生猪等8个品种特色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都做得比较好,能有效转移或分散风险,保障农户基本收益。
女子离婚后中500万,前夫发现后起诉获 200 万,法院:离婚后同居未分割财产
深夜,外地女子与武汉网约车司机起争执,被送至40公里外荒郊野岭!平台回应
贵州一3岁女童遭黄狗扑倒撕咬受伤;父亲:狗有项圈,主人至今没找到;警方:正在处置,后续会发通报
安徽地震爷爷抱俩娃下楼,奶奶“淡定”关电器又折返拿手机,亲属:只管跑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