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辉煌丨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和思维发布日期:2024-06-26 浏览次数:

  语言和思维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手心是思维,手背是语言。语言的问题,本质上是思维的问题。

  有幸参加甄岳来老师和韦玉翠老师主讲的《社会性教育:思维班》,收获很大!以下是我的总结,融入了本人的一些思考,因此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不一定准确,仅供大家参考。

  1. 社会性教育的两大核心概念。我认为这两大核心概念是思维能力和社会功能,前者是认知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后者则界定了社会性教育的目标,帮助孤独症患者实现社会性居家和可能的社会性自立。

  2. 理解“关系”,是理解社会性的关键,这对孤独症儿童非常困难。你、我、他,这些代词之所以难教,是因为它们都涉及到关系,对话过程中,涉及多重关系的转换。“我”口中的“你”,是“你”口中的“我”。

  3. 为什么说社会性教育只渡有缘人?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四种差异:信息差,认知差,执行差,竞争差。掌握信息的人比没有信息的人更有优势,这里的信息当然是指那些稀缺的、有价值的重要信息,比如有关社会性教育的信息。有了这些重要信息,还要看你是否真正意识到这些信息的重要性,是否真正在认知层面上相信它。即使你真的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也打心眼里认同,但是如果缺乏执行力,效率太低或者半途而废,那么也不可能成功。对于那些具备执行力的人来说,这时候就要看竞争力的差异了,比如产品的品质,比如行动的效率,比如对需求的精准回应等。

  4. 重新理解思维黄金线。为什么要教思维?因为知识是教不完的,关键是教思维能力,让孩子学会如何学习。家长的思维能力,限制了孩子的思维能力。最高的思维能力,是哲学思维能力。孤独症在自然科学可能没有解,在哲学上是有解的。孤独症康复最后是个哲学问题,在客观上我们只能解决一部分,更多的则是我们自己想通了,主观上改造自己,接受这个不完美的孩子。客观上能解决的那部分,最重要的就是思维能力的训练。思维黄金线:观察-比较-概括-推理。观察是找事物的属性;比较是找事物之间的关系,明确相同点和不同点;概括是留下相同点,形成分类,简化认知对象;推理是为了解决问题。演绎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推理方式:大前提是概括的结论,小前提是感知的结果,结论是判断感知的结果符合或不符合大前提。

  5. 语言和思维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手心是思维,手背是语言。语言的问题,本质上是思维的问题。语音不等于语言,音都会发,不等于有语言。所以,不要把重点放在小孩的语音、发音上,而是放在语音、语言背后的思维能力上。

  6. 教词汇,就是在教概括能力。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概念的产生或者说词汇的产生,是思维的飞跃,摆脱了感知,开始了认知。思维的第一次飞跃,就在于词汇的出现。认识的过程,需要先从大量的感知开始,然后进入词汇认知;没有大量的感知,也很难抽象出概念、词汇。学习词汇的过程,就是学习概括的过程,词汇的获得是概括的结果。孩子词汇的数量,反映了概括的能力。比如一个名词,就是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点概括出来。小孩学习词汇,是从观察、比较开始的,然后帮孩子或引导孩子把共性抽象概括出来。

  7. 词汇和概念的关系。在思维领域,分为概念、判断、推理;相对应的,在语言领域,就是词、句、句群。概念是词汇的意义,词汇是概念的形式,同一个概念,可以有不同的词汇;同一个词汇,也可以有不同的概念。

  8. 词汇的层级和概括的能力。词汇都有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抽象的,外延是具体的。内涵越大,外延越小。概念的层级:往上是概括,往下是分化。教学的时候,一般从中位概念开始,然后向上概括,向下分化。孩子越能理解上位概念,表明孩子的概括能力越好;提高概括能力,就要提高概念的层级。因此,词语教学的过程,应该向上概括,抽象化,找出多种事物的共性。当然,教学的过程要从外延入手,然后向上延伸到内涵,即从具体到抽象。下位概念的增加或减少,不影响上位概念。例如“个”和“种”,“种”是更高层级的概括,个数的增加不改变种类的数量。

  9. 如何确定关键的词汇?对一个孩子来说,有哪些词汇是基础性的、核心的、不可或缺的?可以分别从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来挑选关键词汇。名词回答的是事物的性质问题。动词回答的是通过动作实现事物的变化过程。形容词表达的是一个事物的状态或属性。副词表达的是事物的范围或程度,用来修饰形容词。名词:家具、交通工具、水果、蔬菜,等。动词:洗漱、做饭、做家务、换(交换)、送、学习、玩、买卖,等。形容词:便宜(贵)、复杂(简单),等。形容词:非常、很,等。

  10. 关键词解析:交通工具。“交通工具”的外延:公共交通,路面交通,地下交通,水上交通,空中交通,等;每个类别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交通工具”的内涵:将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的工具。如何检验孩子是否掌握了一个词?比如“交通工具”。第一,询问小孩去公园想用哪种交通工具?第二,让小孩在几种图画中找出交通工具。第三,让小孩用交通工具造一个句子。第四,让小孩找出交通工具的外延。

  11. 关键词解析:交换。交换是社会生活中最核心的一种活动,它是社会组织化的基础。交换这个概念,可以进一步渗透到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会了“交换”这个概念,小孩在很大程度上就具备了社会性。教“交换”这个词,除了教数量上的交换,还可以教“交换”的内涵,即双方自愿、等价。还可以教“交换”背后的使用权和所有权转移,有的只是交换使用权,有的是交换所有权。交换的类型:以物换物(物权),交换空间位置,信息交换,情感交换。可以教小孩以物换物,用钱换物,用物换钱,用钱换服务,用劳动换钱。

  12. 关键词解析:便宜(贵)。我认为,从本质上讲,“便宜(贵)”所描述的概念属于“交换”概念的一部分,即以物换物(货币与事物之间的匹配性)。可以教学的内容:通过教孩子观察、比较、概括、推理,理解便宜和贵的概念;教小孩认知便宜-贵的相对性;教小孩认知人们的购买选择,便宜是其中的一个理由;教小孩认知物美价廉的概念,这涉及到从多个维度进行考虑;教小孩认知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也就是价格和质量之间的关系;教小孩认知一件物品之所以贵或便宜的原因。

  13. 关键词解析:复杂(简单)。可以从数量、结构、程序、关系等方面来理解“复杂(简单)”。

  14. 句子是通过语法处理词语和词语的关系。句子的概括就是语法,比如主谓宾。可以用其他词语来替换句子的成分,然后进行成分的概括。

  15. 并联句和串联句的概括。并联句是平行的几句话,串联句是前后衔接的几句话,都可以进行概括。通过练习句子的概括,让孩子掌握句子的构造规则。

  16. 教一个新概念的时候,不要同时引入另外一个新的概念。如果有一个概念已经被小孩熟练掌握了,就可以拿来进行比较,以词解词。

  17. 就地取材,高频重复。你想要教孩子什么,就利用各种生活场景,反复说,反复教,高频重复。

  18. 在生活中教学。比如教“便宜(贵)”,就可以通过思维黄金线来教学,通过观察外形的大小、重量、质感,进行比较,然后推理出哪个物品更贵。这就是要训练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思维能力,这要比直接通过抽象的数字比较来得出结论更有意义。当然,等到孩子有更好的理解能力,掌握了数学,那就可以去观察价格标签。教学方法有低阶和高阶的区分。

  19. 一次解决一个问题。围绕教学目的,一次只教一个专题,不要节外生枝,不要喧宾夺主。比如教“五颜六色”,一上来就说有好多种颜色,概括说这是“五颜六色;而不用教其他属性,比如材质、用途等就不用提及,必须要提及的时候,就概括地说。

  20. 情绪问题,首先要分析可能的原因。原因可能跟认知不足、语言不足、控制能力不足有关。关键还是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这是根本的问题。

  21. 如果教育孩子的成效不明显,依次询问自己三个问题:方法是不是对的,重复的次数够不够,时机是不是到了。

  公众号“甄老师工作室”。作为中国第一代孤独症孩子的家长,甄岳来夫妇对女儿坚持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教育训练,用独特的社会性教育方法,实现了女儿基本康复的目标。这一教育成就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的赞誉,长期以来成为鼓舞孤独症儿童家长的精神力量和学习榜样。

  公众号“乐融星”。作为新一代孤独症孩子的家长,灵子老师长期跟随甄岳来老师学习,坚持用社会性教育方法干预自己的孩子,实现了孩子独立进普校的基础目标。为更好地帮助孤独症家庭,灵子老师在广州开办了第一家社会性教育工作室。

  作者:林辉煌,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广东省精神残障社区服务促进工作委员会委员

  我们是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老师、博士生,以及从事具体行业的业余研究者,拥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知识背景,有丰富的田野调研或行业经验,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和大家一起绘制中国行业的图景。龙8long8


本文由:龙八_long8(中国)官方绿色农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