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9日讯,“这大公鸡白天叫了夜里叫,孩子都吓哭了。”近日有市民反映,朝阳区育慧里二区13号楼,一位居民养了只大公鸡。甭管白天夜里,楼里人时不时都能听见公鸡打鸣。
在育慧里二区13号楼前记者看到,居民楼的南侧,铁栅栏圈起了一块区域,底层住户家的闲置物品堆放在这里。楼南侧属于这栋居民楼的背面,没有出入口。有居民在阳台下头开了个小门,方便进出。第一次来,记者没找到邻居们提到的大公鸡。居民们说,这鸡有时候在外头,有时候就顺着阳台上开的小门进去了。昨天记者二访,这只肥肥大大的公鸡正巧在外头,装在一个粉色的铁笼子里。
居民反映,这位邻居养这只大公鸡可能有十来天了。这段时间,它不光清晨“叫早”,有时候夜里也打鸣,大半夜的特别刺耳。还有居民提到,家里有个一岁的孩子,听到这种“怪声”都被吓哭了。
按照《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第五十五条中的规定,禁止在城镇地区饲养鸡、鸭、鹅、兔、羊、猪等家禽家畜。因有规定在先,居民们也找了相关部门反映,希望能帮忙协调,总是被“半夜鸡叫”惊醒,不是个事。
考虑到不少运动场馆没有开放,又希望孩子们得到锻炼,不少家长和教练都把授课场所选择在了通风条件好的户外。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调查发现,公园里、街头小广场、小区广场都成了孩子们的上课场地,轮滑、跳绳、篮球、足球……授课内容五花八门,时间多集中在傍
工地大灯太亮怕干扰居民休息?立马就关!7月4日晚,市城管执法局执法总队联动海淀区城管执法局,对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1号楼项目、中国农业科技交流中心项目等几处工地夜间施工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就改。7月1日起,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已启动“
本报4月29日刊发报道《广场舞又“嗨”起来了》,反映了疫情期间多人聚集、不戴口罩、噪音扰民等问题。报道刊发后,引起属地部门高度重视。 资料图,李嘉 制图 昨晚8点20分,记者在潘家园文化苑看到,此前喧闹拥挤的广场舞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广
为落实施工噪声污染防治责任,减少夜间施工扰民行为,北京市《关于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正面向社会征求意见。通知要求,拟申请夜间施工批准文件的,建设单位应委托检验检测机构测定并出具夜间施工噪声影
一辆接一辆装满海鲜的大货车开到京深海鲜市场,才20分钟,不到200米的道路已被挤得水渠不通。随着阵阵轰鸣地马达声,住在附近的百姓也被吵醒了……清晨5时,七八辆长大货车刚停在离居民楼30米远的路旁,五六个推着板车的小贩便冲过来。 “快搬!快搬
作为新成立的海淀区首个以民警命名的社区警务室“段保华警务室”的负责人,民警段保华自创“装修纠纷预先处置法”等,使小区装修扰民、诈骗等纠纷警情锐减,今年8月装修扰民和诈骗报警均同比下降90%多。本报记者近日跟随段保华走访装修户,发放装修告知书
2020年底,全市所有村、社区要普遍建立“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 宋溪 制图 昨日,记者在市委社工委市民政局举行的全市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会上了解到,本市《关于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在签发,明确要求村规民
最近,家住海淀区金玉府小区的张先生过得很不安宁:小区西侧是上庄大街,每天晚上运输车运送沥青混凝土经过,轰隆声搅得人睡不着觉。“我们跟踪运输车辆,找到了位于上庄大街与田村山南路交叉口西南角的一家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发现搅拌站总是在夜晚偷偷施工,
近日,家住昌平区沙河北街家园六区的黄女士向本报反映:该小区西侧河对岸有一家大型废品回收站,噪音很大,昼夜扰民,情况很严重。希望有关部门早日整治,还周边居民一个安宁的生活环境。 废品站一万多平方米 加工作业声不绝于耳 5月12日,记者来到北街
天津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29日表决通过《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条例规定,从今年5月1日起,“霸座”“广场舞”音量过大扰民等行为,拒不改正或者屡教不改的将被处以不同金额的罚款。 资料图 李嘉 制图 条例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不文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龙8游戏唯一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