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分类
耐旱作物、科学灌溉 河南发展高水效农业的关键词有哪些?发布日期:2024-10-14 浏览次数:

  大河网讯 水资源禀赋条件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河南在开展农业节水增效工作上采取了哪些举措?

  10月9日,在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上,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张云涛介绍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让每一滴水发挥最大效益的河南做法。

  河南推广测墒畦灌和“三水(小麦浇水三次)”改“两水(小麦浇水两次)”节水灌溉制度,在山地丘陵区引导农民开展适应性种植,推广谷子、红薯等耐旱作物。张云涛举例道,特别是豫谷35、豫谷28等高产耐旱谷子品种,商薯19、普薯32等优质高产耐旱红薯品种。

  张云涛称,河南正大力推广发展小麦、玉米等多种作物喷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全省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达到800多万亩,亩均减少灌溉用水30%以上。

  在充分发挥墒情监测网络作用,发展测墒灌溉、科学灌溉的基础上,河南全省的墒情监测点已达656个。

  与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推广使用高效节水灌溉机械,能够创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

  目前,河南省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8585万亩,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318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灌溉保证率达到80%以上。

  按照2030年,高标准农田总面积累计达到945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内高效节水灌溉总面积累计达到5424万亩的计划,河南将加快完成用水计量设施安装。其中,2023年度结转的535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今年年底前全部配套安装智能用水计量设施;2023年度增发国债和2024年高标准农田项目,明年年底前在建成的项目区配套安装智能用水计量设施。

  下一步,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河南将积极从开展高标准农田节水建设、推广农业产学研节水技术新模式等方面入手,扎实推进农业节水相关工作,实现节水与增效双提升。(董蕾 范弘烨)

  国庆假期,汝州市总接待人数达116.86万人次,文旅收入同比增长14.44%long8国际官方网手机版app


本文由:龙八_long8(中国)官方绿色农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