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也要适应并遵循这一趋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高质量农业,既包括高标准的农产品、高生产效益的农业产业,也包括高效完备的生产经营体系、高品质的国际竞争力
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农业生产经营,从狭义说是针对农产品质量而言。从广义来看,还应包括生产经营体系质量和产业效益等方面。因为生产高质量产品,一定要依托健康有效的生产经营体系。
高标准的农产品。步入高质量阶段后,产品合格只是保障人们“舌尖安全”的基本线。long8国际官方网手机版app我们不仅要守住农产品质量安全这条底线,还要在此基础上有新突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消费者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期待,农产品关注度从以往的“有无”转变为现在的“质优”。农产品除了品质好,还需不断丰富其种类、样式。今后,高质量农产品消费将从少数群体转向“橄榄型”社会大众,从季节性转向常态性,更好地满足高收入群体和中等收入阶层个性化、多样化、品质性的需求,让发展型、享受型消费需求持续释放,为农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同时,高标准农产品也不意味着都是有机的,最终是要为不同收入群体提供有效供给,尤其不能忽略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承受力。
高生产效益的农业产业。我国正处于新周期农产品成本的上升阶段,将近年上升阶段的成本与上一周期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多数农产品的每亩净利润和成本利润率水平未见明显提高,甚至还大幅下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生产效益和比较利益,决定着农户或农业企业增加农产品供给的积极性。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赢利能力未能从根本上提高,除了农产品成本上升的因素,主要原因还是传统农业生产有着较强的同质性,体现不出特色化和差异性,产品缺乏价格上涨的原动力和筹码。如果农产品赢利能力不强,保障农产品供给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提高农产品赢利能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有希望的产业,必须从改善品质、提价增值上入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