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分类
两岸专家教授走进永春 共谋闽台农业融合发展发布日期:2024-05-23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深化两岸人才交流,助推闽台农业融合发展,5月21日,泉州永春举办以“深化闽台农业融合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的闽台农业人才交流系列活动,邀请两岸知名专家教授走进永春、把脉永春,与永春企业家、乡村人才共聚一堂、共话发展。

  “两岸在农业发展方面各有建树,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要发展要提级,人才交流、人才赋能必不可少。”“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才,闽台农业要融合发展,关键也在人才。”“永春、台湾都有着种植柑橘的沃土,两地人才可以在这方面加大交流,共享信息、资源、技术。”闽台两岸专家、教授就人才赋能闽台农业融合发展形成了共识。

  交流活动现场,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胡承孝重点介绍了“专用肥+”减肥增效技术模式,“想更好地减肥提质增效就必须推进多元素复合化、专用肥个性化、养分利用高效化、多功能集成化、产品定位区域化,创建绿色低碳肥料品牌”。原台湾逢甲大学教授马彦彬从自身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案例入手,强调“未来乡村将是新的现代文明和文化形式,人类文明进步与文化发展的新里程,乡村人才也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闽江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常务副院长邓启明则提出“乡村是深化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的热土,福建有扎实的基础、发展潜力巨大”。海峡两岸乡建乡创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邓利娟简述了台湾农民现状,并对进一步推动两岸基层民众、乡村人才交流交往建议“发挥福建对台工作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大胆探索台湾农民认同的新路径”。

  “现场交流内容充实饱满,既有立足大格局分析探索海峡两岸农业融合发展新道路,也有找准小切口讲解改良土壤减施化肥的原理方式,极大丰富了我们的农业知识素养,更是扩宽了我们的发展视野。”参加交流活动的闽台企业家、乡村人才纷纷点赞。

  “所有的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最大问题还是在人,所有的工作都需要人来执行,我们两岸融合里面以培育人才作为一个主题”,台湾水果之父、台湾嘉义大学教授吕明雄表示,让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当中,首先就是让科研人员、农村农民提升知识跟技术,所以今天的活动是值得我们来重视的。

  如果我到永春去创业,未来的愿景如何?又有什么地方可以寻求帮助?如今,这两个问题都有了全新的答案。

  当天,在永春县乡愁乡建乡创人才驿站华辰盆景研发中心基地还举行了闽江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永春分院揭牌仪式,龙8体育官网聘任邓启明教授为院长,闽台专家教授、台企产业园负责人、乡土人才等在参观闽江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永春分院后,更加坚定了未来两岸乡村振兴共建共创的信心。

  无独有偶,在乡建乡创方面永春县也已经有了诸多的探索与实践。比如,近年来,吾峰镇以两岸同根的乡村为舞台,以闽台互补的乡建乡创为载体,实施“闽台融合”模式,通过政策扶持、陪护服务、情感牵引等路径,与台湾设计师团队合作,计划投资3000万元,建设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村。

  两岸乡村发展有较多的共同之处,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有效推动者和加速者。邓启明院长表示闽江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永春分院以人才培育为核心、政策宣讲为重点、项目合作为抓手,将精准链接台湾人才、技术、项目等资源,让高校院所与田间地头密切相连、让研究成果与实践应用融会贯通,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相融合,为永春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分院的设立为永春乡村振兴增添了一个智库支撑,让乡村产业发展有了更充分的人才、智力保障。”永春县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相信在广大闽台专家教授、企业家、乡村人才等的共同努力下,“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的氛围将更加浓厚,两岸农业人才的交流、往来也将更加密切,农业融合发展必将在走深、走实方面更上一层楼。

  下一步,永春县将持续用好“新资源”、汇聚“新人才”、拓宽“新路径”,主动加强与闽江学院的产学研合作,积极对接台湾专家教授、科研项目,将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优势与永春现代农业、特色花卉、文旅康养等地方优势相结合,培育扎根乡土的人才队伍,带强特色产业融合发展,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吴金添 孙杰鹏)


本文由:龙八_long8(中国)官方绿色农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