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
哪些省份榜上有名?哪些品类分布较多?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有哪些典型特征?
1. 从品类上来看,果品品牌数量最多,达77个;粮油、茶、畜禽、蔬菜品牌数量相近,分别为30、30、28、24个;水产、中药材及其他品类数量未超过20个。
2. 从地域分布来看,有14个省和直辖市的品牌入选,四川省以入选100个农产品品牌稳居榜首,占比近50%。
农参(ID:ppnyck)参考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中对品牌的分类,将226个入选品牌分为粮油、果品、蔬菜、茶、畜禽、水产、中药材及其他8个品类。其中粮油包括粮食、茶油,果品包括水果及干果,辣酱、泡菜等加工品划为其他品类。
综合来看,果品品牌数量最多,达77个;粮油、茶、畜禽、蔬菜品牌数量相近,分别为30、30、28、24个;水产、中药材及其他品类数量未超过20个。
从具体的品类看,果品中除铁岭榛子、歙县山核桃、宁国山核桃、全椒碧根果、泰山板栗、洛南核桃、镇安板栗7个干果品牌外,均为水果类,主要有柑橘类品牌22个(如开县春橙、武胜大雅柑、邻水脐橙)、葡萄6个(如马陆葡萄、鲅鱼圈葡萄)、苹果5个(如大连苹果、洛川苹果)、猕猴桃5个(如眉县猕猴桃、苍溪红心猕猴桃)等。
以大荔冬枣为例, 近年来,大荔县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依托,立足冬枣产业做大“土特产”文章,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多种手段,推动冬枣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龙8long8中国使其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县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中有80%以上人员从事冬枣产业工作,仅冬枣单项收入人均达到1.5万元以上。
粮油品牌中,大米品牌就有18个,鱼台大米、常德香米、宣汉桃花米都已成为地方特色产业,伊川小米、泗水地瓜、峨边马铃薯等品牌也在不断丰富着粮油品类,践行“粮食也要打出品牌”的重要指示,在保障口粮安全的前提下,粮食品牌的建设逐渐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
畜禽类品牌中,围绕威远黑山羊品牌,威远县积极申报威远黑山羊国家地理标志和集体商标,发布《威远羊肉汤之歌》MV,开发黑山羊卡通人物、威远羊肉汤吉祥物等文创产品,成功举办两届威远羊肉汤美食季活动,讲好威远羊肉汤故事,打造羊肉汤文化IP;定远县专门建立了“定远黑猪文化馆”,举办了以“捉年猪,打猪幌,赶大集,过大年”为主题的定远县年猪节暨农产品赶大集活动,通过文旅活动造势,让黑猪文化走出定远,让黑猪美食香飘全国。
再看茶类品牌,六安瓜片、太平猴魁、日照绿茶、邛崃黑茶等知名区域品牌都榜上有名。蔬菜品牌中,柞水木耳、柘城辣椒、杞县大蒜品牌在脱贫攻坚及共同富裕进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博兴对虾、潜江龙虾也成长为对虾及龙虾赛道的龙头品牌。
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专家、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将农产品分为基需农产品、刚需农产品和美需农产品,不管是果品还是蔬菜亦或粮油,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的地标产品、名特优新农产品等美需农产品,都是打造品牌的最佳载体,也能够成为引领地方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引擎。
在申报对象上,申报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品牌,原则上应当是县域知名农产品品牌。
在申报数量上,本着优中选优、循序渐进原则,首次每个县(区、市、旗)建议推荐申报1个最具代表性的农产品品牌;县域品牌较多的,最多推荐不超过3个。
首批名录共纳入226个知名农产品品牌,来自14个省和直辖市,入选数量在10个及以上的省份有辽宁(10个)、安徽(35个)、河南(12个)、湖北(10个)、湖南(14个)、四川(100个)、陕西(17个),7个省份入选品牌数量占到总数的87.6%。其余省份入选数量较少。
具体来看,四川省以入选100个农产品品牌稳居榜首,占比近50%。四川生态环境好、资源禀赋好,农产品特色鲜明。一直以来,四川重视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与认证,在全国率先拿出专项资金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与发展,以品牌建设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建设之路。
安岳柠檬、宜宾芽菜、苍溪红心猕猴桃、涪城麦冬……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川”字号农产品,此次都榜上有名。
安徽以35个品牌入选排在第二位。近年来,安徽省精心打造特色优势品牌,以品牌赋能提升农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和附加值。截至2023年8月,“皖美农品”已有区域公用品牌43个、企业品牌55个、产品品牌309个,“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数量达6036个。
陕西省位列第三位,入选品牌17个。2020年4月,习在陕西考察时点赞了柞水县“小木耳,大产业”,评价“陕西现代农业建设富有成效”。柞水木耳、富平柿饼、米脂小米、大荔冬枣、眉县猕猴桃、洛川苹果……一批批陕西农产品通过多种宣传和营销,上京入沪、远销苏杭、粤港澳,甚至漂洋过海“下西洋”,“陕”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大幅提升。
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范围介绍中,品牌涵盖但不限于全国销售、绿色优质、高质高效并获得相关权威机构(组织)评价认可的农产品知名品牌,包括种植、畜牧、渔业和农产品加工及相关领域的知名品牌。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专家、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指出,必须要有核心产品去支撑品牌,如果品牌没有产品,那只能叫宣传口号。各省资源禀赋不尽相同,要因地制宜挖掘特色农产品的三个世界——历史人文世界、绿色生态世界、品质美味世界,打造出有独一无二价值的农产品品牌。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
通过对首批名录的解析,可以发现,入选品牌既有知名度及品牌价值颇高的大品牌,也有正在释放潜力的新兴品牌。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得出、卖得好,正是这些入选品牌的写照。
自2024年开始,索引名录征集常态化推进,坚持即时受理、及时审核、适时公布。相信在品牌引领下,将会有更多特色产业强势崛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